第676章 豪赌(1 / 2)

一切尘埃落定,重回正轨。

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下,龙腾集团摒弃了大量中低端产业,将所有的目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,都定在了高新科技上。

而白头鹰国,在尝试了科技封锁和贸易战之后,也转变了策略,不再一味的与华夏进行对抗。

毕竟,无论是在经贸还是在军事上,双方都是半斤对八两。

那怕真的打赢了,它自己也得遭受重大损失。

如此,只会让其他国家坐收渔翁之利。

所以,白头鹰国将对华夏的态度,转变成了竞争。

好处是,整体的大环境是和平状态。

坏处是,白头鹰国将在高新科技领域,对华夏的相关领域进行绞杀。

而高新科技领域,华夏比起白头鹰国来,是不占任何优势的。

白了,双方是在争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导权。

第一次工业革命,让英吉利成为了日不落帝国。

第二次工业革命,让西方列强崛起。

第三次工业革命,奠定了白头鹰国的世界霸主地位。

可以很直观的看出,世界的发展趋势,和工业革命是息息相关的。

谁能掌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钥匙,谁就能成为新时代的霸主!

不过可惜的是,随着世界的发展,经济全球化,工业革新的成本,是一次比一次高的。

也就是,不是所有国家,都有资格角逐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导权。

严格来,有资格角逐的,只有两家,华夏和白头鹰国。

而其他国家,只有看戏当墙头草的命运。

他们当然也想参与进来,但很可惜,无论是经济体量还是人才储备,他们都远远不够格。

经济体量,决定了一个国家所能投入科技资金的上限。

而人才储备,则是决定了科技爆炸的可能性是多还是少。

这两个道理都是很浅显,很好理解的。

就比如经济体量。

一个经济体量一万亿,和一个经济体量一千亿的国家。

他们所能投入的资金数额,显然是不一样的。

而科研是很烧钱的。

烧钱越多,所能进行的实验也就越多,成功率相应得就会提高。

人才储备也是一样的。

一个拥有一千万理工科大学生的国家,和一个拥有一百万个理工科大学生的国家,必然是前者出现得概率更高一些。

纵观历次工业革命,这样的规律都是适用的。

而当今世界,经济体量和人才储备,唯有白头鹰国和华夏鹤立鸡群。

严格意义上来讲,第四次工业革命,不仅事关两个国家的发展,以及谁高谁低之分,更关乎着人类的未来走向。

江山极其有幸,能成为这其中的一份子。

如此重要之事,当然不能打闹,得花大力气,才能有一个好结果。

所以,时隔这么多年,江山第一次全球召集。

让世界各地的企业负责人,都赶来龙腾集团进行开会,以确保未来的战略方向,保证大家的步调一致,目标一致。

集中力量干大事!

召集令发出之后,全球各地的企业负责人纷纷响应。

……

“咱们手里的可用资金有多少?”

江山对李潇潇询问道。

“除了集团日常开销,和各类基础成本外,能动用的资金,差不多有一万亿。”

李潇潇如实汇报道。

“把这些钱,全部投入到科研领域,不计成本,不计得失!”

“只要是投资公司觉得有概率成功的科研项目,只管投!”

“另外,我们自己也要大规模招聘科研人才,自己立项自己干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