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5章 创造历史(1 / 2)

白头鹰国那边,因为新扶持的两个国家,无法彻底替代华夏的商品供应,不得已,执政层也只能放宽贸易限制。

因为增加关税导致的物价高涨,民众的反对情绪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。且愈演愈烈。

执政层原本寄希望于,扶持的两个国家彻底替代华夏后,一切恢复正常。

可惜,那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。

于是乎,继科技封锁后,贸易战也变的聊胜于无了。

虽然还存在着,但影响力和威力,已经可以忽略不计。

其实,贸易战之初,华夏高层也是有些吃不准的。

因为是头一遭,所以谁也不敢肯定,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。

但后来才发现,所谓贸易战,其实也就那么回事!

之所以一开始会吃不准,本质上,是被惯性思维给影响了。

在人家的心中,白头鹰国一直很强大,世界第一强国。

所以就会让人忍不住的想,那它发动的贸易战,肯定也不容觑,威力惊人!

事实上,不仅是华夏这么想,其他的国家都是这么想的。

但很显然,大家都高估了白头鹰国。

当然,用白头鹰国正在衰落,或许更贴切。

大家都觉得它外强中干之时,这对于白头鹰国来,可不是一件好事。

因为,这会让它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都大幅降低。

事实也确实如此。

就比如,这之后不久,欧洲的几个主要强国,就公然违背白头鹰国的意愿,和大毛进行了大量贸易往来。

在明知白头鹰国与华夏不对付的情况下,欧洲资本也成规模的,跑去华夏投资。

面对白头鹰国的指责,他们也都没当一回事。

嘴上会注意的,但私底下,依旧我行我素。

世界是很现实的。

那里的利益更多,大家就会向着那里,这是不变的铁律。

……

随着白头鹰国的贸易战逐渐式微,一切恢复正常。

外资正常流入,各大企业和工厂,也开始了正常运转。

最重要的是,经过此次事件后,在国际社会中,大家都看到了华夏经济的稳定性,和整体强大的抗压能力。

于是乎,之前华夏提出的经济计划,加入的国家也越来越多。

这对于民间企业来,也是一个重大利好。

原因很简单,其他国家加入华夏的经济计划,双方之间就多了一道通商桥梁,这意味着,华夏的资本,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,到其他国家去进行投资。

高层对此也是默许且支持的。

华夏的制造业虽然很强大,但很多都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低端产业。

随着经济发展,人工成本也在不断提升,这极大的挤压了,原本利润就很微薄的低端产业。

与其继续陷在这个泥潭里,还不如让内部的资本们,将低端产业转移出去,转移到别的那些,人工成本低廉,拥有更高发展潜力的国家。

如此一来,内部的资本赚取到了利润,再稍加引导,让大家都进入到高新科技领域来,促进产业升级。

在这个趋势中,龙腾集团又赢了一次。

原因在于,贸易战中期,大量企业为了避免,都在采取收缩策略。

裁员降薪,要不然就是直接关门。

而龙腾集团,则是反其道而行之,大举扩张,并大量招聘职员。

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,此举让龙腾集团增加了大支出,可当贸易战进入后期,经贸恢复正常后,龙腾集团就抢占了先机。

当大家都在逐步恢复,招工开业之时,龙腾集团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扩张之路。

将旗下的低端产业,都转移出去,腾出手来大力进军高新科技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