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章 巴士拉(2 / 3)

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3219 字 9个月前

“要归国了。”王黑子说道。

“是啊。”正在写书的张永搁下毛笔,轻声感慨。

数万里航程,看似遥不可及,但已经没人能阻挡他们归国的决心了。

此行是有一些遗憾的。

他们去了一趟巴格达,但没见到哈里发,甚至连高级官员都没见到,只能怏怏而返。

在北边传得沸沸扬扬的大夏使团也早已离开。

他们被可萨人护送至边境,递交国书之后,等了半年之久,方才准许入境。

后面的情况就不太清楚了,听说他们已经离境,前往“罗马”。

张永能说什么?只能期望他们一路顺利了。

这趟出使成功了吗?

可能成功了,也可能没成功,这个只能留给圣人甚至是后人来评判了。

就他们而言,已经做到了极致。

该回国了。

与张永寒暄完毕后,王黑子进入自己的船长室,打开了一个锁得严严实实的箱子。

箱子里没有金银财宝、绫罗绸缎,多的是植物种子,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些被大食人称为“卡瓦”的植物。这是圣人特别要求寻找的,他老人家称之为“咖啡”。

其实,在船舱内,还有一些用水土栽培着的咖啡树。因为王黑子也不知道这些种子能不能发芽,因此宁可花费宝贵的淡水来培育移栽的植物——能活多久是多久吧。

而为了寻找咖啡,他们真是费了老鼻子劲了。

他们曾驾着最后一艘完好的船,在向导的指引下,向西航行到了一个名叫“麻离拔”(今也门马里卜)的地方。

这是一个重要商港,甚至比巴士拉还要繁荣,很可能是大食国数一数二的大港,汇聚着来自各国的商人,是大食国最主要的香药集散地。

在这里找到咖啡可不容易。王黑子一行人花了好几个月的工夫,才在一处农庄内找到,并重金购下。

农庄主人倒是很愿意出售,因为这玩意“没什么用处”。

他告诉王黑子一行人,“卡瓦”来自海对面的高原上。当地的牧羊人犯困时,便从树上摘几粒果子,放嘴里嚼着吃,听闻很能提神。

不过他推荐了另外一种麻离拔本地产的叶子——或者说是草:恰特。

这种草嚼吃后,会让人神采奕奕,精神焕发,甚至产生幻觉,开始手舞足蹈。劲头过去后,人就开始萎靡不振,十分“神奇”。

吃草时间长了后,还会有极强的成瘾性,少量草根本不顶事,需要大吃特吃。

王黑子一听,就知道这玩意是“毒草”。在听闻巴格达的哈里发也禁止这种草传播后,他便婉言谢绝了,因为太过邪门。

最终他带着咖啡种子和数十株树苗离开了麻离拔,回到巴士拉。

不幸的是,船只在进港时误触河岸边的礁石,搁浅后沉没。

万幸的是,绝大部分财物和种子被抢救了出来。他们把咖啡树苗移栽到巴士拉郊外的农庄内,直到起行时才取走。

一切已经尘埃落定,是时候离开了。

王黑子锁好箱子,又回到了甲板上,遥遥望着陆地。

离开巴士拉后,向东航行,穿过法尔斯海(波斯湾),进入拉尔海(阿拉伯海),然后向南绕过天竺,进入哈尔干海(孟加拉湾)。

哈尔干海与拉尔海之间,岛屿星罗棋布,据闻有近两千个。

这条航线,还是从大食人手里买来的。

王黑子翻开了一张海图,在甲板上迎风而立。

他的腋下还夹着一本书,听闻是大食国的某位波斯裔官员、地理学家所著,成书于七八十年前。一开始是绝密,在经过这么多年,再绝密的书也流传开来了,随船的粟特通译花了一年时间,将此人的几部著作全部翻译完毕。

王黑子夹着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