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0章,水、旱、蝗、汤,河南四荒(2 / 4)

粮食流入八路的根据地。

粮食危机一直在威胁分军区的生存问题。袁朗听赵刚说起很多次了。

他还听赵刚的警卫员说,赵政委做梦都在弄粮食。

真就是快把头发都愁掉了。

袁朗知道赵刚的意思,指望他多弄点罐头,饼干,糖之类的。

但那些玩意只能是个调剂,真正解决还得想办法弄粮食。

袁朗起身上去搭讪“刚才不小心听到二位的谈话,你们是收购粮食的。巧了,我也是倒腾粮食的。”

老黄抬眼打量袁朗,衣着普通但气度不凡,虚伪的客套“相逢就是缘,请坐。”

袁朗大大方方的坐下,招了下手“掌柜的,弄两壶好酒,再上两个拿手菜。”

他跟和尚在外面行走,衣服就穿的比较普通了。

跟两位大粮商相比,就显得非常寒酸,只能稍微展示财力,好不被二人小觑。

掌柜的亲自端来酒,拿着袁朗扔过来的银元,微微发愣“这太多了,刚才您给的都够吃两桌的。“

“给你你就拿着,来贵地做买卖,还要在你家多住些时日。”袁朗道。

两块银元出手,这不是一般小门小户的花法。平常人家就没有直接拿银元消费的。

再喝酒聊天,两位粮商的态度,有了些许微妙的变化,客气中带了三分热络。

各自介绍了身份,袁朗得知,被叫做老黄的胖子,真名叫黄大伟,是阴山县屈指可数的大粮商。

家里有六间粮店,三个大粮仓,还有三千亩田地。

近两年,把他一个侄女嫁给了一个日本军官,搭上了日本人的线。有日本人做靠山,生意做的是越发大了。

能跟这样大富商同坐一桌的,高磊也不是小人物。

他也是做粮食生意的,五间店四间仓库,囤积了三十多万斤的粮食。

袁朗听得眼睛直发光,这二位简直是活菩萨。

“袁老弟,你这个倒腾粮食,是个怎么倒腾法?”黄大伟打探道。

袁朗道“简单,知道河南的情况吗?”

高磊接话“知道,产粮大省,地比咱们这边好种多了,这产的粮食也多多了。”

袁朗摇摇头“那是老黄历了,今年,河南就开始出现旱情,收成大减,有些地方甚至已经绝收,农民开始吃草根、树皮。

饥荒的时候,粮食就不是粮食了,是金子,是活下去的命。你们说挣不挣钱?”

这年头的信息流通十分闭塞,山西和河南隔着一条黄河,许多消息就不为人知了。

高磊听了很是诧异“不应该呀,河南都能缺粮食,听起来就离谱。”

黄大伟挑了一筷子菜,淡淡的说“袁老弟说的倒也没错,是你见识浅薄了。

我听说,河南有四十万,这四十万张口怎么解决啊!都是从本地解决。

从三七年至今,沉重的兵役和赋税数额,已经逼死很多人了。

今年咱们山西干旱,河南估计好不到哪里去。平常日子把税负缴纳了,还能吃杂粮野菜凑合凑合。

现在闹出干旱,老天爷不赏饭吃,可是要吃饭的。

他端着枪来抢,你能不给吗?

所以,要是没有点儿硬关系,这份买卖你也别惦记了。”

高磊一阵发愣,细细琢磨这番话,信息量很大呀。

总结来说河南是缺粮食,一是因为干旱,二是因为。

而想掺和这个买卖,就得在那边有关系靠山,不然弄过去就得被抢。

高磊问“老弟有那边的关系?”

袁朗笑笑,熟练的拉起了虎皮“瞒不过二位,有一位倒腾粮食的后勤官兄弟,没有两把刷子,也不敢干这种买卖。”

“二十斤的粮食,能卖个什么价呀?”

袁朗又笑了